2019-06-06 19:38:41 来源: 西宁家居网
百货零售前景不定 家居卖场阵痛后自省
百货零售卖场正面临电商的强大挑战,小型百货前景不定。而家居卖场在近两年已风光不再,也开始经历了一段的阵痛,但阵痛之后能否新生?
业界观察
价格不敌电商
今年双11、双12的电商销售特别火爆,使得百货零售陷入了空前的窘境,进一步表明了,它相对于电商在单价上的差距日益扩大,面且门店呈现了过剩的态势,靠坐收租金的二房东商城,面对的不仅仅是无利可图,一线城市的门店还可能率先出局。
家居卖场面临的处境与百货零售何其相似!特别是家居卖场的二房东,感受的租金压力不亚于百货零售行业,在广州家居流通行业引起关注的倒闭事件,就是从二房东开始。
议价能力降低
国内百货店的经营模式是90%的联营、10%的自营,即由进驻百货店的品牌商控制货品的进、销、存,商品定价权,卖货的员工也属于品牌商,百货店只负责提供场地和服务,然后从交易额中获取扣率,被称为二房东。但是当品牌企业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时,百货店对上游企业的整合显得力不从心,盈利空间逐渐变窄。
在这方面,家居卖场优于百货零售,就是尝试厂商利益捆绑在一起,或者进行厂家直供,减少中间环节。但是,它仍存在与百货业相似的经营手法:不促销就没有营业额,或者促销过后淡三墟。
三大业态比拼
随着购物中心大量投入市场,客观上分流了属于百货商场的客户,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,零售业态基本上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。与此同时,家居卖场也开始百货化,家电、家饰、家庭用品等小百货应有尽有。
但是